已满i8点此进入i3进入7y7y_香蕉传媒18勿入口众乐乐_免费18款禁用看黄入口app下载

师生风采
学校首页 >> 正文
助力学校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建设,共青团在行动
信息来源:校团委 作者:校团委 编辑:校团委 审核:新闻中心 时间:2024年11月19日 08:25 阅读次数: 发布:师生风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共青团玉溪师范学院委员会以学校建设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为契机,于2024年3月—10月在校内外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强化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化思想引领。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上,通过“玉师青年”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推文20余篇,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眼入脑入心。线下,坚持“第一议题”制度,通过专题学习会、团学例会、基层团委书记工作例会、读书分享会等形式,组织团学骨干、青马学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论述并分享学习心得体会,掀起学习热潮。

选树示范社团。选树聂耳和国歌讲习团、大学生民族歌舞协会、非遗学社三个社团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社团。三个社团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心设计、合理规划活动内容,以沉浸式学习方式,带领玉师青年在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聂耳和国歌讲习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嘱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依托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聂耳和国歌研传基地”开展主题宣讲93场,累计覆盖5320人。大学生民族歌舞协会聚焦“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开展民族打跳、手抄报比赛、民族服饰走秀等活动7次,参与学生1000余人次。非遗学社围绕“传承非遗技艺,共促民族团结”为主题,举行传统手工、扎染、刺绣、版画等非遗文化体验活动10余次,参与活动500余人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支撑。

深化社会实践。依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建“浸润经典·会泽百家”志愿服务团、“浸润经典·墨韵者湾”文化传承团等4支团队,45名实践团成员赴通海县、会泽县等地,探寻楹联、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建“七彩童趣”志愿服务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勐腊小分队、“福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等11支实践团队,187名实践团成员来到文山、普洱、怒江等民族聚集村寨,通过推广普通话、民族团结故事宣讲等活动,以青春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文化浸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组织3500余名2024级新生到聂耳和国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组织“青马”学员到玉溪市江川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江城镇唐淮源烈士纪念馆和安化彝族乡民族文化传习馆开展研学活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组织团学骨干赴腾冲司莫拉佤族村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深切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情景。持续开展“传统体育进校园,民族团结向未来”活动,通过竹竿舞、烟盒舞比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各学院着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开展云南民族文化拼图比赛、“四季足迹”非遗手工设计比赛、“盛世国风—礼乐华夏”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50余次,覆盖学生3500余人次。

下一步,学校共青团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开展主题宣讲、主题读书、主题团日、研学实践等系列活动,扎实推动学校各族学生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学校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建设。

上一条:玉溪师范学院民族团结健身操和竹竿舞比赛圆满结束 下一条:我为同学办实事|玉溪师范学院团委举办“就业传帮带 师兄师姐面对面“主题团日活动(二)

  • 企业微信号

  • 学校公众号

  • 学校视频号

  • 事业单位
  • 网警
阿勒泰市| 南安市| 榆中县| 额济纳旗| 江口县| 红安县| 浏阳市| 台中市| 松溪县|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