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为讲好玉师故事,提升文化传播力,玉溪师范学院新闻中心组织大学生记者团,集中采访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老挝等国家的留学生代表。让我们跟随学生记者的脚步,一起来听听留学生们在玉师的故事。

初见玉师:山水玉师 有你真好
踏上中国的土地,留学生仿佛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每一处风景、每一座城市、每一道美食,在他们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印记。金秋已至,秋风送爽,玉溪师范学院迎来了热情的留学生们。“中国与泰国比较大的差别我觉得是天气,因为在泰国一整年都很热,来到中国就觉得中国很凉快。”来自泰国的留学生王甜微说。“刚到中国的时候,我被这里繁忙又有秩序的城市生活所吸引,人们的热情和好客让我感受到温暖。”来自泰国的留学生晏照鹏说。
穿越中国的文化长廊,留学生们在玉溪师范学院找到了新的起点。对于学校的环境,他们赞叹道,“我觉得学校的环境很好,也很干净。”“我觉得学校风景很美,树木很多,环境很好。”漫步在校园中,两旁的树挺拔葱郁,阳光穿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校园的青春风采。“感觉学校特别大,教学环境特别好,很有活力。”走进校园,错落有致的教学楼散发着独特的韵味,承载着学子们对知识的追求与传承,也将见证留学生们在玉师的成长与奋斗。“图书馆的银杏林特别美,我和朋友经常去那里学习。”走进图书馆,银杏林静静地诉说着季节的更迭与岁月的流转。当秋风渐起,这片银杏林便换上金黄的新装,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感觉夕阳下的银杏林特别的漂亮,我喜欢在那里拍照。”每当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满银杏林时,这里更显得温馨浪漫,成为学生们拍照留念、互诉心声的绝佳地点。
在这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之旅中,留学生们不仅领略了师院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在这里收获了美景、知识与成长。


学在玉师:语言为桥 以心相交
在领略了中国优美的风景与丰富的文化后,留学生们在玉溪师范学院的学习生活成为他们人生的新篇章。来自泰国的冯向彤同学分享了初来乍到时的挑战,“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有时候听不懂。”同样来自泰国的冯佳华同学也提到,“刚来的时候一些中国话听不懂,有些词语不能够理解,和别人交流时有点困难。”
语言的壁垒并未阻碍两国青年之间友好交流的真诚之心。当被问及是否在玉溪师范学院结交了中国朋友时,冯佳华同学回答说,在学院举办的活动上有幸结识了几位泰语专业的中国学生,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尽管语言上有一些障碍,但大家的善意和帮助让我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晏照鹏同学分享说。
在玉溪师范学院的学习旅程中,老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留学生心灵的引路人。王甜微和苏灵慧同学回忆,“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是老师到机场来接我们的,让我们感到很热情很温暖,在课堂上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和帮助。”“老师们对我们都很好,有一次我生病了在宿舍休息,老师就打电话给我,询问我的情况,让我感觉很暖心。”老师们的关爱与帮助温暖了她们的心房。
谈及学习方法,留学生们也各有心得。郑意婷同学表示,“我的学习方法就是多说多听多练,看一些中文电影,听一些中文歌。”高成成同学则注重预习与复习的结合,“在学习方面我会提前预习好要学习的内容, 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去问老师,然后写在课本上,下课回宿舍之后温习。”
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旅游+中文”视频活动中留学生们斩获佳绩。泰国留学生杨修杰、周雅香参赛作品《泰国大城府的 柴瓦塔那兰佛寺》 以全网最高票荣获最佳网络人气奖第一名,视频获中文联盟官方视频号向全球展播。泰国留学生金丽筝的作品《玩转泰国乌隆府》,康茹萍、王甜微的作品 《聂耳故乡、红色之城——玉溪》,冯佳华、张学霖、冯向彤、李风英的作品《大学里的文化传习馆》均获优秀视频制作奖。
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留学生们也有新的突破。王甜微朗诵的《诗意中国》以省级一等奖的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荣获国家级三等奖。金丽筝诵读的《读书人是幸福人》荣获省级二等奖,冯佳华诵读的《理想》、康茹萍诵读的《春》、冯向彤讲解的《渡荆门送别》、马素瑛讲解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张学霖讲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冯佳华讲解的《上李邕》均获省级三等奖。在玉溪师范学院学习期间,留学生们不仅跨越了语言的障碍,也在学习与生活的点滴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他们的故事,是文化交流与友谊共进的生动写照,也是玉溪师范学院国际化教育成果的美好展现。


乐游玉溪:碧玉清溪 美味之旅
美食,作为生活中一抹不可或缺的亮色,不仅滋养着留学生的味蕾,更在每一次品尝中引领留学生深入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对留学生而言,美食无疑是一条独特而美妙的味蕾通道,让他们更加热爱玉溪这片热土。
谈及玉溪的美食,米线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喜欢吃米线,因为它的味道很好,我经常约朋友去吃。”金丽筝同学分享说。苏茉莉同学同样认为米线十分美味,“我在这边吃过米线,很有特色也很好吃。”小小一碗米线搭配上不同的佐料,味道大不相同,却各有其独特的风味,对于冯佳华同学来说,牛肉米线则是她心中的最爱。
当话题转向更广阔的中国美食时,留学生们的回答更是五花八门,充满了探索与惊喜。“第一次和朋友一起约着去吃螺蛳粉,感 觉很奇妙,说不出什么味道,但是感觉还不错。之后我还会约着朋友一起去吃。”对于康茹萍同学来说,第一次品尝螺蛳粉则是一次十分有趣新奇的体验。
在异国他乡的美食探索之旅中,留学生们也不免会怀念起家乡的味道。“我吃过米线,我感觉味道很好也很特别,在我们泰国也有,但是做法和味道不太一样。”刘美珍同学说。“我觉得中国和泰国的食物差别很大,中国的比较咸,看起来很辣,其实不辣,泰国的比较重辣。”富江同学道。
美食,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文化与心灵,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寻得一份不凡的慰藉。从与玉师交织的斑斓印象,到在玉师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再到品尝玉溪美食的醇厚滋味,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们,正一天天融入玉师生活。而坐落在聂耳故乡的玉溪师范学院,也将成为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在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过程中,玉溪师范学院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 致力于拓宽对外交流领域,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教育合作,不断探索和实践留学生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力求在质量与实效上取得双丰收。

学生记者与留学生合影